教师发论文、评职称,应该怎么做?教育核心期刊编辑一文说清楚!
小培老师说
人民教育出版社三科办教育学博士牛瑞雪老师,告诉老师“如何将教学实践转化为科研成果”。本文字数:16254 字
阅读时间:33 分钟
各位老师好,特别高兴今天有机会借助我们人教社的平台跟大家交流怎么把教学的实践转化为科研的成果。我之所以选这样一个题目,也是基于我自己的职业经历,因为我做杂志编辑有7年的经验,专门从事科研工作也有10年,对于科研、科研写作还是情有独钟的,所以选择了这样一个题目来跟大家交流。
今天这个题目通俗一点讲,其实就是跟老师们讲讲我们怎么来做科研,或者说怎么来写论文。老师平时教学工作其实也挺繁忙的了,为什么还要做科研、写论文呢?
碰巧,前两天跟一个护士朋友聊天,她开始问我一些写作上面的问题,我很惊讶地说护士要写论文吗?我还有一些做人力资源的朋友,做建筑的朋友,做财务的,各行各业的朋友,他们都在写论文。包括我们人教社的编辑,也都是科研的能手,能写高水平的论文,可以做学术交流。各行各业都需要写论文,说明这是一个共性问题,也就是论文是表明专业化水平的一项指标。
1
现实:实践与研究的鸿沟
老师们为什么要写论文?首先强调一点,其实老师们可以保留不写的权利,如果我就是不想写,我就是愿意只教书,把我的学生都培养得非常出色,我觉得这个绝对没有问题。但是我也想从另外两个层面跟老师们交流,作为个人层面来讲,如果你不满足于只是做一个我们俗称说教书匠,你还有一个更深层次、更长远的职业发展需求的话,我是非常强烈地建议你能够开始科研写作。
从我们人类的交流交往过程来看,有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听和读是一个输入的过程,说和写是一个输出的过程。老师们在表达上面都是非常出色,因为我们要授课,口语表达上是非常棒的。另一种输出的形式就是写作。写作来应该是人们思维表达的一种高级形式。口语交流我们每个人都没有问题,像我们学外语时有这样的体会,我可以听,哪怕可以说,哪怕可以读,但是到写作的时候确实就比较困难了。所以写作是一个人思维高水平的表达形式,需要很好的逻辑性、系统性、深刻性。
我个人认为,这也就回答了为什么各行各业晋升职称,要证明你专业水平到达一定程度,我们都要选择写论文这样一个形式,实际上它表现的是,你是否可以对某一类专业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系统的思考。如果你可以把它成文,甚至是在核心期刊上面进行发表的话,至少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你可以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思考,就代表了你的专业能力。
从我接触到的一些教师朋友来讲,他们在业余时间付出了额外的辛勤的劳动,专门去发表一些论文,出版著作,确实对他们的职业发展有非常大的好处。尤其还有一些青年老师非常积极地投入到这项活动当中来,成长非常快。这是可见的科研写作可以助力职业发展。这是从我们个人职业发展的层面来讲。
对其他人来讲,我们为什么要写作?我想,在空间上可以让其他地域的人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有哪些思考?为其他人的研究搭建基石。比如说我们在北京市对于某一个基础教育领域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当我们成文之后,上海的朋友、广西的朋友、湖北的朋友,全国各地的朋友都可以分享到我们的成果。
此外,如果我们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在时间上,可以让后来者了解我们曾经有哪些思考,为他们的研究提供了哪些基础。所以我觉得不管是说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来讲,还是对他人来讲科研写作都是有好处的。
可能我前面所说的,带有一定的功利性色彩,但其实我觉得写论文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它并不是你的外在的行为,而是它能够成为你内在交流的需要。当代作为我们职业人来讲,有交流的需要,这种交流是和同行的交流,是和师长进行交流。所以在我来看,写作的本质不是一种独白,而是一种对话,你时刻处于一种和你的同行交流的过程当中,是向别人请教,是告诉别人你的所思所想这样一个状态。
我们知道,当下这一轮的课程改革都讲究情境教学,我想我们语文老师肯定也对这个问题特别熟悉。把情境迁移到论文写作当中,我认为能够营造一种氛围,就是你和你的同行在同一时间里面,虽然你的读者是在不同的时空阅读到你的东西,但是你写作的时候可以营造那样一种氛围,好像你周围都充满了你的同行,你的事业上面的朋友,大家一起在交流,这样一种情境。我还知道,有很多老师在写作的时候会特意地营造一种氛围。有一个老师和我说,他写作的时候大白天就把窗帘都拉上,那样能有一种状态。有的老师说,愿意在飞机上面写。我想他们都是为了营造这样一种氛围,进入某种情境。
当写论文成为你专业上交流需要的时候,你就可以破除对于写作的畏惧心理,自愿地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就不再恐惧写作,也不恐惧我的思想并不够成熟。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你不会羞于把你的写作成果跟别人交流,会非常乐意去向你的朋友、师长请教。我们收到很多老师们交来的论文,还有很多的错别字和病句,那一定是写完之后他自己都没有看。这可不是一种交流的状态,而完全是一种封闭的状态。当你试图去敞开心扉作为一种交流的需要,就开启了一个良好的写作开端。
可能还会有人问,我们中小学教师开展的教学上的研究和大学的科研又有什么不同呢?在中小学基层教学一线,比较有权威的一个群体是教研员。教研员在一方面跟实践接触得很多,而且他们对于理论的把握也是比较扎实的。但是我们看到丛立新教授在2011年写的一本书,是专门描写教研员组织的,她用了一个词叫做“沉默”。就是说教研员在我们教师来看是这样一个权威的人群,其实他们在写作上面,也是处于沉默的状态,这也是比较遗憾的。
实践和研究成果表达之间怎么就有这么大的一个鸿沟呢?我想它确实是表明了教研和大学老师从事的研究活动有根本的不同。我们的教研活动,更多地去追求事理性的问题,我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是什么?比如说我们对于教材提出很多的问题,或者我们希望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如何才能管理好一个淘气的学生。它希望的是能有一个区域性的实践效果,尤其是表现为学业水平的提升,我的学生的各种测评学业表现非常好。同时它是以课堂为主阵地的,我们的教学脱离了课堂基本上就是纸上谈兵了。但是大学里面的老师做的很多研究是追求学理层面的,他可能不管这个东西要怎么做,而只是追求为什么,追求一种普遍理论性的规律,他愿意从很多的现象过程当中提炼出普遍的规律,提炼出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律。同时它的研究的主题也是比较多样的,可以研究课堂,也可以脱离课堂研究一些问题。此外,它的一个表现形式就是论文和学术专著,所以二者区别还是比较大的。
那么老师们怎么样才能慢慢的向研究靠近呢?老师们就会觉得说教研和研究之间差别这么大,那你干你的我干我的。我们还是尝试着能够搭建一些桥梁,搭建一个从实践通向研究的桥梁。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从根本上来讲,实践和理论的根基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看一个图片,一个父亲把这个小孩抛起来,其实这个事情非常简单,在父亲看起来,孩子抛到了我伸手就能接到的位置很安全,对吧?但是孩子那么小,他就觉得已经脱离开爸爸的手掌心这么远,他很焦虑。再一看,妈妈来看,已经把我的孩子都抛到天上去了,一定会非常的焦虑。实际上对于同样一个事情,大家观察或者说表达的角度是不一样的。
我想通过我自己的亲身事例跟老师们讲一讲实践的角度是怎样的,我们作为一个研究者角度又是怎么样的。我想讲的这个小故事,源于一个参与式的教研活动。这是我刚工作没几年的时候,认识的一位北京市著名小学语文教研员,王文丽老师。王老师是一个经验非常丰富的特级教师,组织了一次教研活动,就是她在年轻教师面前复现她的一节公开课。参与学习的老师又假装当王老师班上的学生,所以这是两重身份,既是学习者又是当老师的学生。王老师一边授课,一边又把她自己授课各个环节的细节剖析出来给大家讲,所以老师们有一个体验过程,同时又能够接受到一个非常详细的对公开课的剖析过程。这个活动之后大家体验都非常好,不管是参与的老师,还是其他地方来观摩的老师,包括我作为一个研究者,体验都非常好。参与的年轻老师看到了王老师的风采,一定会想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想模仿,想学个一两招儿的角度。活动的组织者会觉得这个形式很好。其他区域观摩的教研员说这个形式很好,我们可以推广到我所管理的地区。后来我们也看到,很多地区都采取了越来越多的这种的形式,这就开创了一种新的工作模式。
而我是一个旁观者,是一个相对比较冷静的研究者,我当时也觉得这个案例太好了,可以给大家看一下,我就把整个过程做了录音整理出来。当时的我作为一个杂志的编辑,可以把活动写一篇报道。但是我觉得这个事情背后可能还说明了一个问题,我思索了很久,所以我迟迟没有动笔,终于有一天,有一个灵感跳入我的头脑。我想,我观摩的是一节公开课,每一次我们举行大规模的公开课之后可能就散场了,没有一个细细的剖析过程,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遗憾。结合当时我们对于教学有效性这样一个热点的话题,我就想到了我们来谈一谈公开课的有效性和它的实现。也就是说,王老师把公开课重新剖析之后,我们借助公开课这样一个独特的课型、一个载体,讨论应该怎么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实际上是这样的解题的过程。我想整个过程是我们接触到实践之后把它慢慢地退回到一个问题的形式,它可能刚开始是散漫的各种零散的信息,但是我们作为研究者能把它聚焦到一点,形成一个问题。这是我从实践中发现问题的一个体验。
一般老师参与研究可能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参与一个课题,这个是非常常见的形式。还有一种是自己写点东西,两种形式都是非常好的。但两种形式之间有一定的区别。课题研究在我来看,其实是一种研究工作,因为程序把控比较严格,有申报、开题论证、中期评估、结题等环节。在这个过程中要调动很多的资源,调动其他的研究者参与其中,要把一个大的任务分解成小块的任务,同时还要推动其他的参与者共同完成。
如果老师们自己想写一些东西,其实上手的时候并不需要直接去写一个长篇的、严谨的论文,而可以尝试从一些教育叙事慢慢入手。所谓的教育叙事就是老师们在日常工作过程当中留意那些触动内心的,对别人有感染力的一些教育事例,进行情境化的描述,同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下来。这种日常的积累过程,为以后能够把它系统化地成文或是申请课题、写一本著作都是非常有益的。
教育叙事能算作论文吗?我觉得它是一种研究性的文章,不是论文,但它是带有研究性的文章。您是不是也是遇到了评职称的时候说这篇文章能不能给我算论文?这个可能也得让您当地的科研管理的人员来来做评判。可能老师们还是需要根据各自所在地或者是学校的情况来详细的评估一下,但是我觉得叙事论文其实是可以作为后面自己写论文的基础的铺垫,还是非常好的。
2
跨越:如何搭建实践与研究的桥梁
那么我们进入操作层面,我想开始写论文的话,应该怎么做?怎么开始?需要做哪些事情?我想这个问题简单地来回答就跟把大象放在冰箱里差不多。两步走,怎么样的两步?一个是你愿意开始,你有这样一个心愿。第二个我认为是你能够找到一些方法,就是你手里有些方法能够实现。简单说就是一个目标导向,你确定一个目标,然后想办法把这个目标实现。
所谓的愿望是什么呢?我觉得它的本意是说你能够以一种研究的心态来看待你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尤其是在习以为常的一些教育小事当中去发现一些问题。给老师们举一个例子。
因为前两天我的孩子跟我交流了一个事情,他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到某一个作者,然后有一个梗,其他同学都笑了,他没有笑,他说老师的眼神看我,就像说你怎么不了解这个?然后老师怕他不了解,又把这个事情解释了一遍,结果他还没有笑。然后老师就有点不满意了。孩子跟我解释,他说:“妈妈我不是不知道老师说的那个事,我是觉得确实不可笑。”所以如果咱们换一个角度,到老师那个角度来看,你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你会不会怀疑自己的判断?一般的老师我想不会,因为这个事情非常小,老师们相信说我看到每一个孩子的眼神,我就知道他是不是明白。其实有的时候可以尝试反思你是否真的知道还是有别的误解。
研究的愿望中还有一种敏感的心态。比如说,我们看到有的老师专门研究小孩吃零食和他的学习习惯之间的关系,这就非常有意思。我想你是带着一种研究的心态来做这件事,从开始就关照结果。比如说,我想写一篇论文,好,你可能就需要把你的这些灵感也好,小事也好,记录下来。比如说我做一个课题,一定要积累,注意积累自己平时的案例作为支撑,研究的心态要一以贯之,导向要清晰。
下面的问题是借助怎样的工具。我个人认为要运用好两个工具:一是扎实的阅读文献积累,二是采用一些恰当的研究方法。咱们就先来说说有针对性的阅读,就是说到阅读肯定是要涉及到看理论方面的内容,但是有的老师可能觉得理论的书籍还是有点晦涩,有的地方比较难懂,读不下去怎么办?我认为,大部头的理论性的书,你现在让我来啃,我也觉得挺困难的。因为当你错过了学习的黄金时期,你又要工作,你还想写东西,再想系统学习就比较困难。我想我们只能采取一种有针对性的阅读,所谓的主题阅读,也就是说你想研究什么?你把这个主题拎清楚,从各种媒体、我们的文献资源的来源去搜集相关主题的资料。比如说,搜集相关教育政策,教育部的网站都是开放的,可以看到公开的教育政策;还有文献的资源网络,中国知网和一些主题相关的书籍。其实我们不管是到书店去,还是在网上,根据你的主题都可以搜集到很多这样的资源。我们还有专业性的杂志,还有像《教育报》这样的教育类的报纸。
写论文,还涉及怎么来使用这些文献的资源,我想通过前面各种途径,其实你都获得了很多文献,我个人体会至少有两个用途。一个是作为你了解这个研究的起点,通常我们写过学位论文的都知道,写作之前要花大量的篇幅去做一个文献综述的工作,这个工作的目的就在于你了解到你的起点。首先要了解其他人做了什么,他们做到了哪一步,这是你通过梳理文献,你找到你新的贡献可以在哪,这是第一步。
二是当我们写作过程中,我们要跟很多同行进行对话,这个时候你可以给文献做穿插对话,做引用,不要自说自话。比如说,我讲这样一个主题,这位老师有这样一个看法,我同意或者说我不同意,这样让文章活跃起来,让它变成一种对话的形式。文献的资源至少可以用在这两个地方。
第二个是恰当的研究方法。有很多老师可能在写课题申报书,或者教学成果提炼的文本中关于研究方法写得非常的不走心,通常就写文献法、行动研究法或者其他的比如课堂观察或者是访谈、问卷等等。但是你需要考量的一个问题是你选的方法对于解决研究问题有没有帮助?这个方法恰当不恰当?如果不恰当的话,可能造成你的证据无法支撑你的结论,你搜集的这些材料支撑不了你论证的东西。不考量研究方法恰当与否,很可能让你走很大的弯路。
我给老师们举一个例子。我听过一个博士答辩,他的题目叫《我是一名普通的老师》,采用的方法是访谈60位老师,他的论文可以讲做得非常的扎实,用了三五年的时间访谈了60位老师,同时他又择选了其中6位老师做深度的访谈。我听到这儿真的很心疼这位同学。我想作为访谈,尤其你有打算进行一个深度访谈的话,真的不需要把面儿铺到60位老师这么广,你还浪费了非常多的时间。比如说我最初选取10位老师,然后其中有6位愿意跟你做一个长期的,隔一段时间就对他进行深度访谈,这样就够了。因为如果你想获得一个面上的信息,60位老师的访谈可能也不够。我们可以采取问卷或者其他的方式来了解面上的情况,但是如果想扎实地深入讲一些老师的故事,他可能就讲的这种教育叙事的故事。哪怕只有3位,做了一个三年的长期的跟踪,看老师成长的过程都已经足够了。这就是方法的恰当性。
第二个例子也是对我个人触动比较大的,我们有一次到一所学校去调研,学校开展了非常扎实的教学实验,对每一门课的课堂导入的方式进行了一个深入的研究。怎样研究呢?有10位老师,他们有10种课堂导入的方式,然后为了让结果具有科学性,安排1个班,10个老师分别来上课,每个人上10分钟,学生进行打分。这个时候其实我心里面特别心疼听课的学生,总是听一个课导入10分钟。如果是我,可能听到第3个已经就很疲惫了,听到第5个就挺厌恶的,听到第10个我实在是不想再听了,也心疼第10位老师,他肯定获得的分数不会很高。所以,研究时想控制学生这个变量没有问题,你就在同年级里面选平行班就可以了。如果是实验班,选2个或5个实验班,如果不行的话,就选5个普通班。
咱们常用的实践方法大概都有哪些?我想有问卷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比如听课其实都可以列入到课堂观察法里面,其实就三个方法,我们选取一两个来重点的跟老师们说。
《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这是我的硕士导师陈向明教授的著作,《课堂观察》这是崔允漷教授的成果。
第一,我们从比较常见的问卷法来让老师们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关于问卷法,你也可以找一个教育研究方法类的书里面,都会有如何去设计问卷等的一套流程讲解。今天想跟老师们讲的就是作为一个调查问卷的基本的零部件有哪些。这是我们简化的,2013年我们社小语室对于写字教材的问卷。我们看到它的题目要非常的清晰明确,你看这个题目是“人教版小学钢笔字实验教科书学生调查问卷”,非常的清楚,前面有问候语、前言,说清楚为什么。这里面最重要的是要告诉你的被试,问卷是匿名填写,不要让他们有任何的心理负担。要给出非常明确的提示语。
问卷的问题要非常清晰,问题的提出不要让大家有歧义。我在本科的时候做过一个调研,也是发问卷,但是问卷是不让被试填的,为什么?是怕他在理解上有问题。我们当时是对农民工进行调研,我们作为调查者,拿着问卷逐个问问题,他会告诉我他听懂没有,比如说他回答的正好不是我们这里面的,他可能没有听懂,我会把这个问题解释给他。所以如果你没有这样的精力和资源去逐一去做调查,一定要把你的问题写清楚。选项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你四个选项就已经能够完全回答你的问题,如果你实在不知道写什么,就写个“其他”,让被试补充。
通常问卷设计一些基本情况,比如对教师就列出性别、学科、教龄等项,可以做一些交叉分析。比如可以看看男女生之间差别大不大,或者说年级之间差别大不大。问卷的最后要表示感谢。
之所以给老师们呈现一个问卷基本的样子,是因为现在有一些问卷基本的条件都没有达到。这也是我很早接触到的,问题比较突出的例子。它是针对一年级的学生做的调查,6岁多的孩子。问他们:“你对你的人生有目标吗?”我真的不知道孩子字认得全不全,能不能看懂你的题目。还有“你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向往吗?”这样的成人思维,不适合问孩子。所以即使是非常基本的问卷,我们也需要比较细致的打磨,避免一些低级的失误。
如果老师只调查你自己班里的学生,50个孩子没问题。但是如果需要大样本,比如说想做区域性的,或者说全区的或者是学区的,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或者资金每个人发一份文件,要面临的就是一个抽样。老师们就会说我抽多少合适?其实如果你的抽样非常的严格,比较科学,尤其是采取完全随机抽样的,有统计学的书上写384份,我想400份没有问题。所以就不用花那么多的力气。如果抽样足够科学,400份的问卷和3000份和3万份,得出的结论应该是差不多的。
另外,问卷时间不要太长,建议答题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建议都用选择题。被调查者不要短时间内频繁接受调查。问卷设计要符合被试者的年龄知识等背景。尽量不使用多选题,如果你一定要用多选题,可以把它作为一种单选的一个统计,我最喜欢的三种形式,最好加上排序,这样最后统计信息也比较有效。
第二,访谈法,属于深度的、质性研究的方法。它有一套非常严格的流程,你要跟你的研究对象说清楚你想干什么,说明是否录音。要根据他的录音逐字逐句的去整理,因为我们是希望能够在字里行间,哪怕是他说的前后矛盾的地方,能洞察到一些问题的关键所在。还可以运用辅助软件帮助把这些关键词进行内容的频次统计等等。反反复复地去读访谈的资料,这样才能够发现关键问题。
再举个例子,我刚参加工作时想写一篇文章,对不同层级教师的专业发展做一个研究,我当时选择了这样几类老师,因为在我的头脑里面,虽然都是一线的老师,但是还可以分类的。比如分为新手教师、成熟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也可以根据他们的工作侧重点不一样来区分。比如说有一般的教师,有学科教研组长,有学校的校长,还有区域层面的教研室的老师。其实他们在广义上来讲都是老师,但是他们对于每个人的专业发展要求是不一样的。当时我通过我的读者,选取了这样四个身份的老师,进行了大概两次或者三次访谈,我给他们打电话,做录音,然后想他们专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他们怎么样去进行专业发展,对于专业发展有怎样的期许等等。我选取的老师很少,做了2到3次的一个深度的访谈,最后整理出文章,所以可以说,访谈法是老师们很好操作的一个方法。
3
实现:研究成果的表达和呈现
讲到这里想声明点,并不是说通过今天的交流之后,你就完全会写论文了,这是不太可能的。最实用的方法是找一个非常靠谱的师傅来带领你。找一个导师,他要负责任到什么程度?他有足够的水平能够帮你逐字逐句的去修改你的论文。我特别感谢我的导师,老师是逐字逐句,包括标点,只要他看到有问题的地方,他一定会给我批注,这个过程其实对于我个人来讲是一种历练。后来你会形成一种思维习惯,不断推敲这个词用得恰当不恰当?两句话之间的连接恰当不恰当,段与段之间过渡的是不是自然,所以我想每个老师,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撰写者,最靠谱的是找到一个这样的老师。
今天就是想跟老师们就写论文谈一些基本的要素、基本的步骤,包括里面一些写作要点。通常来讲,写论文有以下几个步骤,发现选题,搜集文献,还要有实证材料。比如说就做课题来讲,我们需要一些案例,需要一些数据,甚至包括实物性的东西,学生的作业,学生的艺术创作的成品这些都属于实证材料。
第一步,确定一个题目,你要做哪些工作?老师们最初可能对于一个题目的感觉是比较模糊的,他会觉得比如说我想研究怎么培养学生思维,这个题是非常大的,他进一步思考之后,比如说第一个题目,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语文课堂模式探究,聚焦了一点,想谈论的是语文的问题,而且它聚焦到不是一般性的思维,而是批判性的思维。好,对于这个题目我们需要进一步细化的是,你所谓的批判性思维,用的是哪一个概念?因为关于批判性思维的文献太多了,大家不同的说法非常的多,所以这个时候需要进行一个考量,你选取的是谁的定义,为什么这个定义特别的恰当?尤其是在你的研究当中它特别的恰当。
所谓的语文课堂模式,其实我个人认为,当课堂变成一种模式的时候,其实就是一种对课堂的禁锢。可以进行语文教学的一个探索。看第二个问题,以思维培养为目标的评估作业设计研究,它聚焦到作业设计的方面很好,但是前面也是思维培养,你讲的是怎样的思维的培养?你讲的是哪一学科的作业?你的思维培养和我们现在所讲的核心素养里面也有很多关于思维的一个维度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所以慢慢地会把你的研究问题逐渐清晰下来,也就是我们谈到的不断聚焦的这样一个过程。你需要确定的是题目里面每一个词的内涵是什么,而且你需要了解的是你的内涵能让别人也听懂,不是说自己心里面非常明白,但是当你写出来的时候,大家还不知道你写的是什么。要有这样逐渐明确的过程。
对于投稿的选题,我的建议是尽量能有一些新的角度,如果你的标题不够新颖、不够打眼的话,编辑老师看一眼就放下了,放下了以后就不会再捡起来了。也就是说,选题要有亮点,或者是一个热点,如果这个问题是一个长久存在的问题,可以结合当下的新形势,有一个新的论点。
还有一点强烈建议,无论给哪个杂志投稿,都一定要看它的文章,了解每个杂志的定位和风格。刚才给老师们展现的《课程·教材·教法》,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作为支撑,或者说没有和一定的理论结合的话,基本上刊登的几率就为零。再说《中小学数字化教学》,如果论文跟数字化教学不挂钩,没有谈到一些数字化的应用、理念,也是不会被录用的。所以还是要有一个了解再投稿。
第二步,就是做文献的整理。具体到写作过程中,我们会引用一些文献,为什么要引用?什么情况下去引用?就是当别人把你想说的话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的时候,可以引用。还有一些经得起推敲的理论,可以作为论据的,也可以引用。老师们也会有一个担心,可以直接用别人的说法吗?其实是没有问题,只要把它的出处标明清楚就可以。还有可能大咖说的一些话和你的想法有些相似,但是你可以用自己的话重新把这个思想表达出来,你的思想和他的思想有碰撞、有共鸣,这个没有问题,所以不要有担心。
现在的文献搜集非常方便,我们输入中国知网,在主题词、作者栏等去搜索,就可以找到很多文章。你可以进行浏览、梳理和下载。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必要去把每一篇都下载,而是要根据论文标题和摘要进行筛选,这也是我们后面讲摘要的重要性。筛选之后对文献进行一个简单的分类。
分类后要细读文献。要去发现重点的文献,仔细地去阅读,还可能通过这些文献去链接到其他的文献。接下去着手进行综述的部分,用一两句话把内容概括起来。要做一个具体的摘录,记录清楚出处,便于在文中引用。
一般的学术性论文的要素有以下几个方面,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和附录。
关于标题,要简练,20个字以内,10个字左右最好,一定要清晰。关键词不要让大家有歧义,不要用奇怪的自造词,要用一些大家有共识的关键词。还有比较提升的是有一些画面感或者包含情绪在其中。尤其是我们讲质性研究里面,故事性的内容讲究打动人。
标题非常重要,搜索文献的时候,第一个看到的是标题。但是真的发现有很多老师费了挺大的劲,写完了论文以后,标题写得太不用心。我通常做这样一个比喻,你想起一个让别人都记住你的名字的标题,就像你给你的孩子起名字一样,非常的响亮,让别人一听,不能是张三李四这样的普通名字,就得是大家一听这个名字很响亮,非常打眼。比如,这个题目叫做《合作学习,让智慧课堂减负、提效、添活力》,非常的明确,讲清楚了学习它在一个所谓的智慧课堂,就是数字化的这种课堂上面的几个功效,减负、提效、添活力,就是作者一个观点。看到题目你就可以预想这整个文章就是围绕这三个关键词来做的。用生动的打动人的这种语言,你可以主标题用一个比较生动的,副标题则可以用一个相对严谨的。
摘要。我们一定要通过简短的摘要能够让人家知道你这个文章里面最主要的观点是什么。所以基本上文章重点就要凸显在你的标题和摘要上面。一般的核心类的期刊,它一定是有摘要的。它即使不要求摘要,也希望你可以做一个摘要的提炼。因此,摘要应该是一篇论文的必备要素。如果我们去参加学术的会议,它一定会要求给你一个很短的时限提交标题和摘要,就证明说你对这个问题你有基本的思考。摘要要简短,200字左右,要充分地表现了你研究的结果。
我尝试给大家一个公式,你可以用一句话来把你探讨的问题的语境交代一下,用一两句话描述研究的问题,然后写出主要结论。这个具体操作有一个窍门,除了文章的标题之外,文章内部的小标题一定也要用心写。这是我前面跟老师们讲的《公开课的有效性》的那篇文章的基本的标题,大家可以看到三个大问题,一个是讲研究的背景,一个讲什么是公开课的有效性,然后讲如何实现。三个大标题下面,又有小标题,当你把这个小标题拎出来之后,把小标题再概括一下,就变成了你的摘要。
当各级标题写完之后,自然而然地就呈现了一个摘要。我今天拿我们的杂志随手翻看发现了第8期卢锐老师的一篇文章,21页到24页,我惊喜地发现这是位化学老师,他也采取了这个方法。我们把他文章的结构标注出来。题目叫《智能手机取色软件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内容第一讲的是颜色空间与取色软件,第二是测量环境的优化,第三讲教学情境的选取,第四是教学实验与教学过程,我们从摘要里面就可以看到它这几个标题,颜色是什么?其实它是交代了背景,也就是我们探讨问题的基本情境,然后他谈到了智能手机取色软件是做什么用的。第三个设计了几个教学情境,最后第四个问题讲的是实验还有教学的过程,最后写出实验证明结果。
当然,有的时候大家可能是先写正文,写完之后,再进行总结。因为通常我们有一个想法,跟别人对话,也跟自己对话,其实不知道能写出什么来,越写越发现原来我的思想还可以走得这么深入,那么整个成文之后再去提炼也是可以的。
其实每个老师写作的习惯不太一样,我在35岁之前,我那时候特别习惯说把一个问题在头脑里面全部都拎清之后,我可能用一两天的时间就可以把它写出来。我有一次写文章是十一期间,然后家里面的人说要到哪儿去玩,突然我有一个灵感,也是一个任务,我就说你们去玩吧,然后等他们下午两点钟回来的时候,我就已经写完了,整个四个小时非常投入地在写。还有的老师采取的方法是头脑风暴,他先把他所有的要点,哪怕是非常口语化的,都先写下来,写下来之后一点一点梳理,一点一点合并,这也是一种方法。
关于正文的写作。当做了比较充分的资料的收集占有之后,想法应该是比较清晰的,基础是比较扎实的,这个时候需要合并同类项。把层次分清楚,一级标题要在同一个水平上面,一级标题里面再分一二三个小问题。这个时候文章的组织是非常有序的。
如果你有比较多的扎实的原料,则需要择优去舍弃一些无关紧要的材料。编辑有时候会跟作者交流,建议你是不是可以把这段这个删掉?有很多作者敝帚自珍:“不行,是我辛辛苦苦写的。”其实有的时候讲究少即是多,很多旁枝末节的东西容易导致主题被弱化。所以要有一个择优,有两个案例,选一个最能突出这个问题的,最能全面表现这个问题的就可以。
要选一些有力的论据。哪些可以作为你的论据?名家名言、课标其实是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只引课标,会显得视域比较狭窄,最好文献再扩充一点,增加来源,比如其他的公开的发表物,还有一些常识,常识是我们对话的一个基础。还有实验的数据,比如问卷等等。
最后是对研究者长期观察的结果,这是质性研究里特别重要的一点,可能是老师们不太常用的。举一个例子,一个老师是做读写研究的,对于读写研究的概念和我们的作文教学不一样,他认为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读,不管是图像也好文字也好,都是提供信息的。写作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他对于三个孩子进行了三年期间断断续续的跟踪研究。他的这一段描述当中,就可以看到是一个长期跟踪的结果。他说,三个孩子当中苏最好动也最爱旅游,由于年纪还小,每次都是父母带他一起出游,最让苏难忘的是野生动物园之旅,开始描述动物园之旅,其中放了一张地图,用儿童喜欢的卡通图案标注了各种动物的名称和在动物园中的位置,同时还详细介绍了野生动物园相关的历史。在这次旅游中,苏是这幅地图的忠实读者,这是他读的一个材料。旅游过后苏就知道了这个野生动物的故乡,这里面特别有趣的部分还被他写入到了日记。
这个案例体现的是非传统意义上的阅读,一份地图是学生非常好的阅读材料,他最后又以写作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这样一个描述,可以看到这是一个长期观察的结果,这段文字也是相当可信的,可以作为一个论据。
其实写文章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是在逻辑上,逻辑需要严谨到什么程度?标题之间应该有一个逻辑关系,采取总分结构或者总分总结构等等。一个文章的题目和内容是不是对应?不能文不对题。
论文的同一级标题要在同一个层次上,一个标题下面的不同的段落之间,逻辑顺序可能是并列的顺序,可能是设问与回答。一个段落里面,有的时候句子之间跳跃性是非常强的,可能出现了偷换主语,让读者觉得中间好像有一个鸿沟连接不上,这都是一些逻辑性的问题。论文一定要严谨、严密,能说服别人,如果漏洞百出,尤其是在逻辑上面站不住脚的话,那这个论文是不成立的。
如果前文都很顺利表达出来之后,如何结尾?我比较欣赏的一种方式,是结尾的时候,要做一个非常自信、头脑清醒、同时态度又比较谦虚的复杂的作者。首先如果有必要总结的话,一定把研究结果的亮点再作陈述,同时为了表示谦虚,可以说可能笔者的关照还不足,当然这个也不是必选的一个项。但是对于一个研究的课题来讲,这个是必须的。因为没有一个课题是完满的,即使已经完成了当初对这个课题的设想,但是肯定还有很多因为种种原因尚未深入完成的问题、或者后期还想对更进一步的问题,可以把这个尾巴写上。说明是你对这个问题有真正思考。
关于注释的运用。注释用在什么场合、什么情境之下?当你的论文,跟你所有的同行在一起讨论的时候,一定有一些大家不清楚的问题需要加以解释。
以文丽老师的《百合花开》为例,基本上小学的老师,熟悉文丽老师的都知道《百合花开》,熟悉林清玄先生的也都知道。但是还有人可能不知道,所以需要作者作一个介绍,这是篇什么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是注释的作用,类似于画外音,这也反映了你把写作的过程当做一种对话。
关于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标注要符合国家的规范,参考文献做得好,能够给编辑留下一个好印象。
附录对于我们的期刊来讲非常少见,因为版面非常宝贵,难以提供篇幅附上长篇的访谈材料、访谈提纲或者调查表等等。但是作为一个课题研究来讲,这些又是属于必备的东西。
可能大家还有一个困惑,就是怎么能让我的文章更有学术味?更专业一些?有些老师提交的文章,也有研究问题,也试图阐释,但是却显得像工作汇报。学校报上来的教学成果也是,比如我们有一个问题,在某些专家的引导下,最后获得了什么成果,是一种工作性质的,其实它和学术文章的还是不一样。怎么让文章具有学术感呢?
一是把握好情景,要知道你不是跟学校的领导在汇报,而是跟同行、专家在汇报。我记得当我写博士论文的时候,我的老师就说写的时候就要想象你在答辩的现场,面对你的都是这个领域里面一流的专家,是你的导师,所以一定要把你的学术的素养表达充分,要表现出你非常扎实地看了很多的文章等等,所以这个情境固定之后,就不太会走偏。
所谓的学术味道,其实就是要使用专业词汇,这就是表现专业性的地方。“三维发展目标”,我们所有的老师都知道,但是外行就不知道。所以像“最近发展区”“择宜的艺术”,这些都是教育领域的词汇。用一些领域内通用的、内涵清晰的词汇,就表明了你是在这个领域里来探讨这些问题的。
这里还涉及到学术书面语的表达方式,它和口语化表达不一样,“你好好看”“真的太棒了”,这种语句写在论文里是不合适的,因为太口语化。对话性质的内容,其实也不是特别适合,除非是在描述一个情境。
增强学术话语味道的不二法则就是多读,看得多才会知道。比如说现在的网络用语,如果你不了解网上的说话方式,用学术化的语言放在上面,也会被大家嘲笑的。所以所有的交流它都有一个基本的感觉,多读、多看。
还可以采用一种相对复杂的句式,但并不是鼓励大家都很长的句子,因为一旦把握不好,就是个大病句。通常看到这种复杂的句式,就会知道一句话里面含义、层次比较多。比如说“在国内外课程论著作中,对于上述问题的研究和回答存在一种常见的方式,即比较全面的考虑各种与课程相关的因素,然后将对课程影响较为明显的事物逐一列举出来。”这个句子就比较复杂,稍微拐一点弯,能够引起大家思考。
要有学术的味道,也要使用好前文所说的论文的零部件,比如做好注释、文献标注规范,包括图表,特别强调的是图文的对应,应当处理好数据的细节。注释和参考文献是有区别的,直接引用算作为参考文献,注释主要是一个解释,不是直接引用。但是我们看到有的著作把这种文下的标注也作为注释,其实它也是参考文献,我认为注释是一种额外的一个标注,参考文献则是思想的来源,或者是有明确的文献支持的论据。
此外,将教育教学的实践提升起来逐渐和学科教学论、教育哲学的内容相挂钩,能够很明显地加深文章的深度,学术的味道就能站得起来了。
此外,表达要有个性化。我特别鼓励老师们要用自己的话语,形成自己习惯的话语体系,让你的每一篇文章打上你自己的标签,让别人即使匿名评审的时候也能发现,这是某位老师的大作,因为这是他的语言风格,这个非常重要。所以在严谨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适当地有一点尖锐的话语,尤其是你是对这些不良现象的时候,可以用一些较为犀利的话语。
举一个例子,《中小学教材教学》中唐国军老师的文章,他是一个语文老师,从中可以看到语文的话语的感觉。他讲语文课堂的低效对话及应对的策略。用了这样几个小标题,字数非常简短,但是能够让读者头脑里面有情境的感觉,“逢场作戏生成虚假对话”“目中无人造成低效交流”“精英独霸形成低效碰撞”“设问粗糙导致低效互动”,话语非常生动,而且相对比较准确的。这种风格可以,但是我个人也不倡导通篇都是这种有很多文学化的这种话语的表达。比如开头引入的时候可以用,结尾升华的时候可以用,标题上面用一两句,但是过程当中论述的时候,尽量还是用严谨平实的语言,这些都是添彩的一个过程,但是如果通篇都是,就太绚烂了,也容易淹没了主题。
希望写作的过程能够是让你个人非常享受的,前面特别强调自愿写的意愿,同时我也特别愿意跟老师们交流,当你写作完成,倾尽全力把你想要说的系统地整理出来,又非常深刻地表达之后,非常疲惫,也非常尽兴。这个时候其实就是放松了,这其实挺享受的,但是我觉得最享受的是什么时候呢?
你写完了之后,甚至说你这个文章发表了,又过了一段时间拿起来再看的时候,对自己就有了一种欣赏,原来那个时候我对这个问题认识这么深刻,我都快忘了,幸亏我把它写下来了。所以我个人相信,论文的写作或者是科研成果的一个提炼的过程,对自我来讲是一种自我欣赏、自我实现的过程,我自己是非常乐在其中的,我也希望老师们也能在其中获得快乐,能够让自己在研究当中得到成长,同时享受这个成长的过程。
关于成果的表达,可以借用很多的图表,这是对于这种数字化的运用非常好,也更提升可读性,数字化时代要学会用数字来说话。
一线老师写教学案例容易停留在就事说事的层面,很难提高到就事说理的水平。对于案例的整理提炼,我有两个建议。第一个,老师们都经历过磨课的过程,你对同一节课,从第一次设计,到教研组长帮助提升,再到高水平教研员的指导,本人去进行赛课,经历了十几次的磨课,把这个过程全部记录下来,从最初不成熟的教案,到最后一个成熟的教案,其中最重要的改变是什么?把这最关键的问题找出来。
第二个,是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有不同的教学案例,但是支撑的都是同一个主题,比如“如何讲好说明文写作课”,就可以列几个要点,用不同的案例作为支持。所以横向和纵向的积累都非常重要。
另外,一线老师有很多身边的教学案例,但是比较难进入深入的思考,如何才能激活对案例深入思考的敏感度?我们今年有一个教研的主题,最后形成的就是一个案例集,这个是非常可惜的。案例集的汇编,不能说不是一种成果,但是我们可以再深挖,从案例里面选取一些素材有序地再整理出来,进行问题的提炼,提高深度。
有网友说,他从事教育工作35年,有很多案例,但是却不知道怎么整理成科研成果。我认为,可以借这个机会来梳理一下自己的案例,合并后再提炼,不需要所有内容都用。首先要有舍有得,把最精华的部分拎出来,不同的案例合并,然后让他支持同样一个论点,这样就做到了。
我们可以按照今天的这六个要素,来进行准备和写作。然后具体到投稿的时候,根据杂志的具体要求,再做一些相应的变动。但是今天说的这六个要素肯定是最基本的,大家可以在写作和练习的过程当中,就先从我们最标准的格式来入手,等到要具体投稿的时候,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身的文本是专业的,是符合标准的,投稿的时候就不用担心有问题。
希望老师们在教学还有教研、科研、写论文都能有更好的进步,也希望我们能够帮助你们。谢谢大家。
长按识别二维码,
观看“人教开讲啦”往期直播回放
▼▼▼▼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编写不易,去右下角给小培老师点一个“在看”呗!你的支持是我不断努力的动力
你可能还需要这些文章
点击标题阅读
◆ 老师边陪产边改作业感动网友:既当老师,又当父母,原来这么不容易!
人教教材培训
微信号:rjjcpx
85后女教师小培老师
服务数百万教师家长
帮你培养出优秀孩子
长按二维码关注
给努力帮你的小培老师
点亮下面的“在看”呗
▼▼▼▼